柱状卵蛤

Pitarina sulfureum   Pilsbry
   

  471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 贝壳中、小型。三角卵柱形,壳质重厚、极为膨胀。壳顶宽,位于贝壳靠中部。小月面界线不明;楯面界线亦不明,中部凹陷,由壳顶往前略凹陷,往后方斜直。贝壳前后均斜,呈直角状。壳前端钝圆,后端呈截状,腹缘靠前部与前缘的交接部圆、中部平直,至后方有的标本略呈屈曲状。壳面黄白色,生活时常被泥沙包被。壳面略粗,同心生长纹可见,但常互相挤压呈不规则状。本种的主要特征是贝壳内面软体部的壳面呈现新鲜的橙黄色、周缘色淡。铰合部较宽且厚、与壳顶部相接呈突出的三角形。左壳前侧齿三角形,距离前主齿远、突出壳面高,前主齿薄片状,较矮、与高而大的中央主齿在顶部相接,后主齿距中央主齿较远,薄,略呈弧形,与韧带脊并行,斜向排列;右壳两枚前侧齿薄,当中的齿窝宽且深,前主齿小,薄片状,中央主齿较大,与前主齿一起竖向排列,后主齿重厚,所占比例较大,齿面常有裂纹。前闭壳肌痕清楚,梨状,后闭壳肌痕亦清楚、马蹄状。外套痕明显,距壳缘较远。外套窦中等深度、先端钝圆。
图67 柱状卵蛤 Pitar (Pitarina) sulfureum
测量(mm)
壳长 壳高 壳宽
30 27 22 (海南新盈)
30 26 22.5 (海南北港)
28 24 20 (海南三亚)
26.5 25 19 (海南铺前)
23.5 21.5 18 (海南三亚)

大小

测量(mm)
壳长 壳高 壳宽
30 27 22 (海南新盈)
30 26 22.5 (海南北港)
28 24 20 (海南三亚)
26.5 25 19 (海南铺前)
23.5 21.5 18 (海南三亚)

生物学

生活习性与地理分布 见于香港、台湾和海南岛。为潮间带习见种。日本相模湾以南有分布。

生境信息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